《弟子规》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为人子女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个人品德、家庭伦理以及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及其简要解释: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弟子规》是根据圣人的教诲编写的,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谨慎诚实。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德行的人。在这些基础之上,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当父母呼唤时,应当立即回应,不要拖延;父母交代的事情,应该立刻去做,不能懒惰。父母的教导要恭敬地聆听,即使受到批评也要虚心接受。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过于在意物质上的得失,就不会产生怨恨;遇到争执时学会忍耐,愤怒自然会平息。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解释:早晨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因为时光易逝,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刷牙,大小便之后要及时洗手。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解释:说话一定要讲诚信,欺骗和虚假的话是不可取的。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确切的情况不要随便传播。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解释:只要是人,就都应该相互关爱。天地覆盖万物,我们同属一体。一个人品行高尚,自然会赢得尊重,而不是靠外表;才华出众的人,才会让人佩服,而不是靠夸夸其谈。
以上便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一部教育经典,更是一种生活哲学。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将这些古老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