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原文翻译赏析】《诗经·氓》是《诗经》中一首具有强烈叙事性和情感色彩的诗歌,属于“国风”部分。它讲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女性在婚姻中的脆弱地位和命运的无常。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研究先秦时期婚恋观念的重要文本。
一、原文节选与翻译
原文 | 翻译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那个男子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不是真正来换丝,而是来和我商量婚事。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送你渡过淇水,到了顿丘才分手。 |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不是我拖延婚期,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请你不要发怒,我们约定秋天成婚。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头,远远望你回来的路。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看不到你的身影,泪水不断流下。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看到你的身影,又笑又说话。 |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你占卜又问卦,结果没有灾祸。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你用车来接我,带着我的财物一同迁走。 |
二、诗歌赏析
《诗经·氓》是一首典型的叙事诗,通过女子的第一人称叙述,展现了她从恋爱到婚姻再到被弃的全过程。诗歌结构清晰,情感层层递进,表现出女子由爱到恨的心理变化。
- 爱情的甜蜜:诗中女子对男子充满期待和依恋,表现了爱情初期的美好。
- 婚姻的无奈:婚后生活并不如预期,男子逐渐冷漠,女子开始感到失望。
- 被弃的痛苦:最终女子被丈夫抛弃,内心充满委屈与不甘。
- 反思与觉醒:诗的结尾,女子发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感慨,表达了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反思。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歌类型 | 叙事诗、爱情诗 |
主题 | 婚姻、爱情、女性命运 |
作者 | 不详(《诗经》为集体创作)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
表现手法 | 叙述、对比、心理描写 |
思想意义 | 反映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地位,表达对爱情与自由的追求 |
结语:
《诗经·氓》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女性的情感世界与生存状态。它提醒人们珍惜感情,也警示人们在婚姻中应保持独立与清醒。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