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肇始”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开始、起始的意思。它多用于描述某个事件、制度、文化或历史阶段的开端。这个词带有较强的书面色彩和正式语气,常出现在历史、文学或学术文章中。
一、词语解释
词义解析:
- 肇(zhào):意为开始、起始,有“开启”的含义。
- 始(shǐ):意为开始、最初。
- 组合意义:合起来,“肇始”即表示“开始、起始”,强调事物的起点或起源。
常见用法:
- 肇始时期
- 肇始之功
- 肇始阶段
- 肇始之时
二、词语辨析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合 | 与“肇始”的区别 |
开始 | 表示动作或过程的初始阶段 | 日常口语、书面语 | 更通用,不带文言色彩 |
起始 | 表示事物的起点 | 正式或书面语 | 与“肇始”相近,但更偏中性 |
肇始 | 表示事物的开始,常用于正式或历史语境 | 历史、文学、学术文章 | 带有文言色彩,更具正式感 |
三、例句分析
1. 古代典籍中的使用:
> “周室肇始,礼乐初兴。”
——说明周朝的建立是礼乐文化的开端。
2.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 “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
——强调近代教育制度的开端。
3. 学术论文中的使用:
> “这一理论的肇始可归于20世纪初的几位哲学家。”
——表明该理论的起源时间。
四、总结
“肇始”是一个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主要表示“开始、起始”的意思,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在表达历史、文化、制度等事物的起源时,使用“肇始”能够增强语言的庄重感和准确性。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肇始 |
拼音 | zhào shǐ |
词性 | 动词/名词 |
含义 | 开始、起始 |
使用场景 | 历史、文学、学术文章 |
近义词 | 开始、起始 |
反义词 | 结束、终结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文言词汇或古汉语知识,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