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决定书格式是怎样的】在司法实践中,立案决定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立案的重要法律文书。它不仅是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起点,也是当事人了解案件处理进展的重要依据。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立案决定书的格式和内容,本文将从结构、要素和示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立案决定书的基本结构
立案决定书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明确说明文书性质,如“立案决定书”。
2. 案号:案件的唯一编号,用于识别和管理案件。
3. 当事人信息:包括原告、被告等基本信息。
4. 案由:简要说明案件类型,如民事、刑事、行政等。
5. 立案依据:引用相关法律条文或规定。
6. 立案决定明确是否予以立案及理由。
7. 决定人及日期:由负责立案的法官或部门签署并注明日期。
8. 附注:如有需要可附加说明事项。
二、立案决定书的主要内容要素
序号 | 内容要素 | 说明 |
1 | 标题 | 明确为“立案决定书” |
2 | 案号 | 案件的唯一编号 |
3 | 当事人信息 | 包括原告、被告等身份信息 |
4 | 案由 | 简述案件性质 |
5 | 立案依据 | 引用相关法律条款 |
6 | 立案决定内容 | 明确是否立案及理由 |
7 | 决定人及日期 | 由负责人签署并注明日期 |
8 | 附注 | 补充说明或其他注意事项 |
三、立案决定书示例(简化版)
```
立案决定书
案号:(2025)京0101立民初123号
申请人:张三
被申请人:李四
案由:民间借贷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本院认为本案符合立案条件,依法予以立案。
决定人:王五
日期:2025年4月5日
```
四、注意事项
- 立案决定书应由法院或相应司法机关出具,具有法律效力;
- 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 不同类型的案件(如刑事、行政)在格式上可能略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立案决定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容严谨、结构清晰,是司法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格式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配合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