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什么意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原文为:“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以自己的言论超过实际行动为耻。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以说得多、说得漂亮为荣,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如果只说不做或言行不一,就会感到羞耻。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强调的是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在儒家思想中,一个人的品德不仅体现在他所说的话上,更体现在他的行为和实践上。君子应注重行动,而不是空谈。若一个人只夸夸其谈,却缺乏实际的作为,那么他就违背了君子应有的标准,因此会感到羞耻。
这一思想对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行一致,脚踏实地,避免虚浮和空谈。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宪问》 |
原文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字面意思 | 君子以言语超过行动为耻 |
深层含义 | 强调言行一致,重视实践,反对空谈 |
儒家思想核心 | 注重德行与实践,反对虚伪与浮夸 |
现代启示 | 鼓励踏实做事,避免空谈,注重行动力 |
相关名句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
通过理解“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更加务实、谦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