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甄选问答 >

逃之夭夭意思

2025-10-24 19:43:21

问题描述:

逃之夭夭意思,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9:43:21

逃之夭夭意思】“逃之夭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在遇到危险、困境或不愿面对的情况时迅速逃离。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带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逃之夭夭
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引申为逃跑之意
本义 原指桃花盛开的样子,后引申为逃跑、躲藏
现代用法 形容人或事物迅速离开现场,多含贬义或调侃意味
近义词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落荒而逃
反义词 坚守阵地、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二、使用场景与语境分析

“逃之夭夭”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逃避责任:如某人因犯错而选择不面对,直接“逃之夭夭”。

2. 躲避麻烦:当事情变得复杂或难以处理时,有人选择避开。

3. 形容逃跑动作:在文学或日常表达中,用来描写人物迅速逃离的场景。

4. 带有调侃语气:在轻松语境中,可以表示一种“走为上计”的无奈或幽默。

三、例句展示

例句 解析
他一听说要被老板批评,立刻逃之夭夭。 表示害怕被责备而迅速离开。
那个小偷被警察追得逃之夭夭。 描述小偷在被发现后仓皇逃跑。
看到老师进来,他赶紧逃之夭夭。 表现学生在被老师发现时的慌乱。
这种情况,谁不想逃之夭夭? 表达对困难处境的无奈与逃避心理。

四、成语演变与文化背景

“逃之夭夭”最早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原意是形容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演变为“逃之夭夭”,成为形容逃跑的常用语。这种从自然景象到行为描述的转变,体现了汉语中成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五、注意事项

- “逃之夭夭”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场合,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严肃场合中使用,以免显得轻浮。

- 在文学作品中,可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或营造紧张氛围。

总之,“逃之夭夭”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和情感表达,是汉语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