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指什么】“五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五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保险旨在为劳动者在遇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风险时提供基本保障,是每个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项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五险”的具体内容,以下是对各项保险的总结说明,并附有表格方便查阅。
一、五险具体含义
1.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基本需求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个人和单位按一定比例缴纳,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2.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用于报销参保人员在看病、住院、购买药品等方面的费用,减轻个人医疗负担。分为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种类型。
3.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在劳动者因非自愿原因失业时,为其提供一定期限的生活补助,帮助其渡过失业期,尽快重新就业。
4.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为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保险,包括医疗费用、误工工资、伤残补助等。
5.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为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保障其在生育过程中的基本权益。
二、五险一览表
| 险种 | 缴费主体 | 缴费比例(一般) | 主要作用 |
| 养老保险 | 个人+单位 | 个人8%~12%,单位16%~20% | 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
| 医疗保险 | 个人+单位 | 个人2%~3%,单位7%~9% | 报销医疗费用 |
| 失业保险 | 单位 | 单位0.5%~1% | 失业时领取生活补助 |
| 工伤保险 | 单位 | 单位0.2%~1.5% | 工伤治疗及赔偿 |
| 生育保险 | 单位 | 单位0.8%~1% | 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及生育津贴 |
> 注:各地政策略有不同,具体缴费比例以当地社保局规定为准。
三、结语
“五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不仅关系到每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重视并依法参保,确保在面对各种风险时能够获得基本的保障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