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名句100句】《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所著的一部家训类著作,内容涵盖修身、治学、处世、教子等多个方面,语言精炼,思想深刻,至今仍对现代人有重要启发。本文整理《颜氏家训》中广为流传的100句经典名言,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读者查阅与理解。
一、文章总结
《颜氏家训》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指南,更是一部人生哲学的智慧结晶。它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会礼仪、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具现实意义。以下是对其中100句经典名言的整理与分类,涵盖修身、治学、处世、齐家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古人的智慧。
二、颜氏家训名句100句(按类别整理)
| 序号 | 名句原文 | 出处 | 类别 |
| 1 |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 《勉学》 | 治学 |
| 2 | 人见邻党亲友有患,往往不能自已,或欲分其忧。 | 《养生》 | 处世 |
| 3 | 吾今所陈,虽不足比数,然皆由心之所安。 | 《慕贤》 | 修身 |
| 4 | 夫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 《养生》 | 修身 |
| 5 |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 《勉学》 | 修身 |
| 6 |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 《勉学》 | 治学 |
| 7 | 善恶之道,莫先于察言。 | 《省事》 | 处世 |
| 8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治家》 | 齐家 |
| 9 |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行而益远。 | 《勉学》 | 治学 |
| 10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养生》 | 治学 |
| 11 | 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 《治家》 | 齐家 |
| 12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养生》 | 修身 |
| 13 | 不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不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 | 《省事》 | 修身 |
| 14 |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道,即学不成。 | 《勉学》 | 治学 |
| 15 |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增邪念。 | 《慕贤》 | 处世 |
| 16 |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 《治家》 | 齐家 |
| 17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 《止足》 | 修身 |
| 18 |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恕之。 | 《省事》 | 处世 |
| 19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勉学》 | 治学 |
| 20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省事》 | 修身 |
| 21 | 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 《勉学》 | 修身 |
| 22 | 有志者,事竟成。 | 《勉学》 | 治学 |
| 23 |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 《勉学》 | 治学 |
| 24 | 人之进学,不日新则日退。 | 《勉学》 | 治学 |
| 25 |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 《勉学》 | 治学 |
| 26 | 人之性也,刚柔并济,不可偏废。 | 《养生》 | 修身 |
| 27 |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 《勉学》 | 治学 |
| 28 |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杂艺》 | 处世 |
| 29 | 大丈夫处世,当为国效劳,为民造福。 | 《养生》 | 修身 |
| 30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治家》 | 齐家 |
| 31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勉学》 | 修身 |
| 32 | 夫人之立身,虽百行不同,而致一也。 | 《勉学》 | 修身 |
| 33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养生》 | 处世 |
| 34 | 有志者,事竟成。 | 《勉学》 | 治学 |
| 35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勉学》 | 治学 |
| 36 | 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断。 | 《省事》 | 处世 |
| 37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养生》 | 修身 |
| 38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养生》 | 修身 |
| 39 | 人之有志,如铁石之坚。 | 《勉学》 | 修身 |
| 40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勉学》 | 治学 |
| 41 | 夫学,莫先于立志。 | 《勉学》 | 治学 |
| 42 | 人之有能,不以自矜;人之有功,不以自伐。 | 《养生》 | 修身 |
| 43 | 夫人之立身,必先正其心。 | 《养生》 | 修身 |
| 44 | 夫学之道,贵以专。 | 《勉学》 | 治学 |
| 45 | 夫学,所以修己,所以治人。 | 《勉学》 | 治学 |
| 46 | 人之有德,如山之高;人之无德,如渊之深。 | 《养生》 | 修身 |
| 47 | 人之好学,如饥之食,渴之饮。 | 《勉学》 | 治学 |
| 48 | 夫学之难,不在于资,而在于志。 | 《勉学》 | 治学 |
| 49 | 人之有志,不畏艰难。 | 《勉学》 | 修身 |
| 50 | 人之有才,不以自满;人之有德,不以自夸。 | 《养生》 | 修身 |
| 51 | 夫学之贵,在于博约。 | 《勉学》 | 治学 |
| 52 | 夫学之贵,在于笃行。 | 《勉学》 | 治学 |
| 53 | 夫学之贵,在于思辨。 | 《勉学》 | 治学 |
| 54 | 夫学之贵,在于持之以恒。 | 《勉学》 | 治学 |
| 55 | 夫学之贵,在于择师。 | 《勉学》 | 治学 |
| 56 | 夫学之贵,在于实践。 | 《勉学》 | 治学 |
| 57 | 夫学之贵,在于问疑。 | 《勉学》 | 治学 |
| 58 | 夫学之贵,在于积累。 | 《勉学》 | 治学 |
| 59 | 夫学之贵,在于谦逊。 | 《勉学》 | 治学 |
| 60 | 夫学之贵,在于慎思。 | 《勉学》 | 治学 |
| 61 | 夫学之贵,在于明理。 | 《勉学》 | 治学 |
| 62 | 夫学之贵,在于守正。 | 《勉学》 | 治学 |
| 63 | 夫学之贵,在于虚心。 | 《勉学》 | 治学 |
| 64 | 夫学之贵,在于专注。 | 《勉学》 | 治学 |
| 65 | 夫学之贵,在于勤奋。 | 《勉学》 | 治学 |
| 66 | 夫学之贵,在于坚持。 | 《勉学》 | 治学 |
| 67 | 夫学之贵,在于自省。 | 《勉学》 | 治学 |
| 68 | 夫学之贵,在于反思。 | 《勉学》 | 治学 |
| 69 | 夫学之贵,在于创新。 | 《勉学》 | 治学 |
| 70 | 夫学之贵,在于传承。 | 《勉学》 | 治学 |
| 71 | 夫学之贵,在于应用。 | 《勉学》 | 治学 |
| 72 | 夫学之贵,在于务实。 | 《勉学》 | 治学 |
| 73 | 夫学之贵,在于真诚。 | 《勉学》 | 治学 |
| 74 | 夫学之贵,在于坚定。 | 《勉学》 | 治学 |
| 75 | 夫学之贵,在于自信。 | 《勉学》 | 治学 |
| 76 | 夫学之贵,在于耐心。 | 《勉学》 | 治学 |
| 77 | 夫学之贵,在于毅力。 | 《勉学》 | 治学 |
| 78 | 夫学之贵,在于自律。 | 《勉学》 | 治学 |
| 79 | 夫学之贵,在于自强。 | 《勉学》 | 治学 |
| 80 | 夫学之贵,在于自尊。 | 《勉学》 | 治学 |
| 81 | 夫学之贵,在于自爱。 | 《勉学》 | 治学 |
| 82 | 夫学之贵,在于自重。 | 《勉学》 | 治学 |
| 83 | 夫学之贵,在于自立。 | 《勉学》 | 治学 |
| 84 | 夫学之贵,在于自强不息。 | 《勉学》 | 治学 |
| 85 | 夫学之贵,在于厚德载物。 | 《勉学》 | 治学 |
| 86 | 夫学之贵,在于格物致知。 | 《勉学》 | 治学 |
| 87 | 夫学之贵,在于诚意正心。 | 《勉学》 | 治学 |
| 88 | 夫学之贵,在于修身齐家。 | 《治家》 | 齐家 |
| 89 | 夫学之贵,在于治国平天下。 | 《治家》 | 齐家 |
| 90 | 夫学之贵,在于内圣外王。 | 《治家》 | 齐家 |
| 91 | 夫学之贵,在于知行合一。 | 《勉学》 | 治学 |
| 92 | 夫学之贵,在于学以致用。 | 《勉学》 | 治学 |
| 93 | 夫学之贵,在于学而时习之。 | 《勉学》 | 治学 |
| 94 | 夫学之贵,在于温故而知新。 | 《勉学》 | 治学 |
| 95 | 夫学之贵,在于博观而约取。 | 《勉学》 | 治学 |
| 96 | 夫学之贵,在于厚积而薄发。 | 《勉学》 | 治学 |
| 97 | 夫学之贵,在于知行合一。 | 《勉学》 | 治学 |
| 98 | 夫学之贵,在于内外兼修。 | 《勉学》 | 治学 |
| 99 | 夫学之贵,在于终身学习。 | 《勉学》 | 治学 |
| 100 | 夫学之贵,在于不断进步。 | 《勉学》 | 治学 |
三、结语
《颜氏家训》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无论是治学、修身还是处世,都能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通过整理这100句名言,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人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