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身份证号码几位数字】一代身份证,也称为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4年至2003年期间发放的身份证。这一时期的身份证号码设计与后来的二代身份证有所不同,了解其结构对于研究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代身份证号码通常由15位数字组成,主要包含以下信息:行政区划代码、出生年月日、顺序码和校验码。虽然这一版本的身份证在功能上较为基础,但它为后续身份证系统的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一代身份证号码的构成,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总结及表格:
一代身份证号码结构总结
一代身份证号码共15位,按顺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前6位:表示发证机关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即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
2. 第7至14位:表示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格式为YYYYMMDD。
3. 第15位:表示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
4. 第15位之后:无校验码,这是与二代身份证的重要区别之一。
一代身份证号码结构表
| 位数 | 内容说明 | 示例 |
| 1-6 | 行政区划代码 | 110105 |
| 7-14 | 出生年月日 | 19900101 |
| 15 | 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 | 1(男) |
需要注意的是,一代身份证由于没有校验码,因此在安全性方面不如二代身份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国家于2003年起逐步启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18位数字,并增加了校验码,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防伪能力。
综上所述,一代身份证号码共有15位,结构相对简单,但它是我国身份证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