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甄选问答 >

一箭双雕的历史成语故事

2025-11-04 03:45:51

问题描述:

一箭双雕的历史成语故事,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03:45:51

一箭双雕的历史成语故事】“一箭双雕”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北史·长孙晟传》。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射箭时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来引申为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寓意一举两得、效率高。

成语出处

据记载,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长孙晟的将军,他擅长射箭,技艺高超。有一次,他奉命出使突厥,途中遇到一群飞鸟,他随手拉弓,一箭射出,竟同时击中了两只正在空中飞翔的雕。这一幕被在场的人看到后,纷纷赞叹他的箭术精湛,从此“一箭双雕”便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

成语含义

“一箭双雕”不仅形容一个人技艺高超,更强调做事讲究方法和效率,能够在一次行动中达成两个目标。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形容策略性地解决问题,或者在工作中兼顾多个任务。

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一箭双雕
出处 《北史·长孙晟传》
原意 射箭一箭射中两只雕
引申义 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使用场景 形容高效完成多任务或巧妙解决多个问题
文化意义 表达对智慧与技巧的赞美
现代应用 常用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策略性行为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古代人的智慧与技艺,也从中汲取了做事要讲求效率和方法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一箭双雕”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