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翻译及赏析】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晚年任职镇江期间。此词借登高望远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思,情感沉郁,意境深远。
全词以“千古江山”起笔,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壮阔;接着通过“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句,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又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自己虽年迈仍愿为国效力的决心,但现实中却无人赏识的悲愤。
整首词融历史、现实、情感于一体,语言凝练,气势磅礴,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
二、表格展示
| 内容类别 | 具体内容 |
| 词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 创作背景 | 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临北固亭所作,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和对英雄的追忆 |
| 主题思想 | 借古讽今,抒发爱国情怀,感叹英雄难觅,壮志难酬 |
| 主要意象 | 千古江山、英雄、风流人物、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烽火扬州路、金戈铁马、舞榭歌台、孙权、刘裕、廉颇等 |
| 情感基调 | 沉郁、悲壮、感慨、激昂 |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语言凝练、气势恢宏 |
| 名句摘录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辛词中之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
三、结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南宋时期士大夫精神的真实写照。它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虽逝,但精神不朽。而作为后人,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