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古诗李商隐】《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常被误传为李商隐所作。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终南山在雪后初晴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一、
《终南望余雪》全诗如下:
> 原诗: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通过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展现了冬季山林的静谧与美丽。诗人用“阴岭”、“积雪”、“浮云端”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雪后初晴的山景图。最后两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则由远及近,从山到城,表现出一种由外而内的寒意,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层次。
虽然此诗常被误认为是李商隐的作品,但事实上,它是唐代诗人祖咏所作。这可能是由于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与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导致后人混淆。
二、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终南望余雪》 |
| 作者 | 祖咏(唐代) |
| 误传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 体裁 | 五言绝句 |
| 创作背景 | 描写终南山雪后初晴的景象 |
| 主题 | 自然景色、冬日寒意、山林之美 |
| 诗句内容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 风格特点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
| 常见误解 | 因李商隐诗风相近,常被误传为其作品 |
三、结语
《终南望余雪》虽非李商隐所作,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典型风貌。了解诗歌的真实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欣赏和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