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的词语意思】“凿壁借光”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凿壁借光 |
| 拼音 | záo bì jiè guāng |
| 出处 |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 释义 | 原指凿穿墙壁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现比喻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学习。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 |
| 近义词 | 刻苦钻研、发奋图强、废寝忘食 |
| 反义词 | 不思进取、懒惰怠工 |
二、成语来源与故事背景
“凿壁借光”最早出自《西京杂记》。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匡衡,他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晚上无法读书。为了学习,他把墙壁凿开一个小洞,从邻居家的灯光中借光读书。这种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被后人传颂,并成为激励后人勤奋求学的典范。
三、现代意义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凿壁借光”不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凿墙借光”,而是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奋斗精神。它适用于:
- 学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坚持学习;
- 工作者在工作压力下不断自我提升;
- 任何人在面对困难时都不放弃追求进步。
四、总结
“凿壁借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成语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