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甄选问答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中是也的意思

2025-11-25 23:49:19

问题描述: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中是也的意思,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23:49:19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中是也的意思】一、

在《论语·公冶长》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被谥为“文”?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且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被称作“文”。

其中,“是也”出现在“是以谓之‘文’也”中,这里的“是”指代前面所说的内容,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也”是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判断。

所以,“是也”整体意思是:“因此(他)被称为‘文’。”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含义 出处
子贡 孔子的弟子之一,姓端木,名赐 《论语·公冶长》
孔文子 鲁国大夫,名圉,谥号“文” 《论语·公冶长》
古代谥号之一,意为“好学不倦,博闻强识” 《周礼》等文献
指代前文所述行为或品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用于句尾

三、“是也”在句中的作用

- “是”: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也”:语气助词,加强判断语气,表示“因此”或“所以”。

整句“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是:“因此(他)被称为‘文’。”这里的“是也”起到连接前因后果的作用,使句子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四、延伸理解

在古代,谥号是对已故人物的一种评价性称号,具有褒贬意义。“文”作为谥号,通常用于表彰那些勤奋好学、品德高尚的人。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肯定,也体现了儒家对“学”与“问”的高度重视。

五、总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中‘是也’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 “是”指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行为;

- “也”用于句尾,表示判断或结论;

- 整体意思是:“因此(他)被称为‘文’。”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也反映了儒家重视学习与谦逊的思想。

如需进一步探讨《论语》中其他“也”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