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一、
《子路从而后》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与其弟子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文字通过孔子对子路的提问与回答,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礼”以及“君子之道”的深刻理解。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本篇文章将提供该段原文,并附上逐句翻译,同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记忆。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曰:“耦而耕,予舆其杖则锄。” |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说:“(我)正在耕地,把你的拐杖给我,我就用它来扶犁。” |
|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 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
| 曰:“吾与点也。” | 老人说:“我跟曾点一起。” |
| 子路曰:“止,吾将仕矣。” | 子路说:“停下来吧,我打算去做官了。” |
|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老人说:“天下到处都是混乱的人,谁能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那些避世的人,不如跟随那些避世的贤人呢?” |
| 曰:“吾与点也。” | (子路又重复了一遍)“我跟曾点一起。” |
三、解读与分析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是子路与一位隐士之间的交谈,实则暗含孔子对弟子的引导与教育。孔子虽未直接参与对话,但通过子路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对“仕”与“隐”的态度。文中提到的“曾点”,即曾皙,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主张“安贫乐道”,强调个人修养与精神自由。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务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同时也尊重个体选择。因此,这段话不仅是对子路的启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
四、总结
《子路从而后》虽短,却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通过这段对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子路的性格特点,也能感受到孔子对弟子的关怀与教导。文章语言朴素,意义深远,值得深入研读。
如需进一步探讨《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或人物,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