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秋天的夜晚,峨眉山上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画面感极强的景象,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进一步描写了月亮的倒影随着江水流动。这里的“影入”两个字,巧妙地将静止的月亮与动态的江水结合起来,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叙述了诗人的行程。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秋夜,诗人从清溪出发,朝着三峡的方向前行。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夜晚,以及目的地——三峡。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在漫长的旅途中,他却无法见到对方,只能继续赶往下一站——渝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离别的惆怅。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