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句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和哲理,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
原诗全文如下: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描绘了自己隐居田园、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其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尤为耐人寻味。
“山气日夕佳”,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景色迷人。这里的“山气”不仅指自然界的气息,也象征着一种纯净、恬淡的精神境界。“日夕”则点明时间,暗示一天即将结束,万物归于平静。
“飞鸟相与还”,则是对自然中生命活动的观察。黄昏时分,鸟儿们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这种和谐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规律与安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回归本真的向往。
整句诗看似平淡,实则深意无穷。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陶渊明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正是因为它的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与心灵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感受身边的美好,回归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自然与心灵统一的典范。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安然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