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忱而卧是什么意思】“高枕而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稳地睡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事情的处理非常放心,毫无忧虑,处于一种轻松、安逸的状态。它既可以表示一种心理上的安宁,也可以引申为对局势的过度自信或忽视潜在风险。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高枕而卧 |
拼音 | gāo zhěn ér wò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后世演化为“高枕而卧”) |
本义 | 把枕头垫高,安心睡觉 |
引申义 | 对事情过于放心,没有忧虑;也指生活安逸,无忧无虑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现状满意,或者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缺乏警惕 |
褒贬色彩 | 中性偏贬义(有时含讽刺意味) |
二、成语解析与用法
“高枕而卧”最早出自《战国策》,原意是说将大树种在荒野中,人们可以安然睡在其下。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对环境或局势的过分信任,甚至到了忽视危险的地步。
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多带有警示意义,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安稳而放松警惕,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局势时,更应保持清醒头脑。
例如:
- 他总是高枕而卧,从不关心公司的发展,结果被裁员了。
- 国家虽表面太平,但若一味高枕而卧,终会酿成大祸。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安然无恙、无忧无虑、心安理得 |
反义词 | 如履薄冰、提心吊胆、忧心忡忡 |
四、总结
“高枕而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不应盲目乐观,而应保持警觉,避免因疏忽而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效果,并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