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是什么意思】“尾大不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原意是指尾巴太大,无法摆动,比喻机构或组织的规模庞大,但指挥不灵,难以控制。现在多用来形容权力或组织结构过于庞大,导致管理困难、效率低下。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尾大不掉 |
拼音 | wěi dà bù diào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一年》 |
原意 | 尾巴太大,无法摆动,比喻机构庞大、难以控制 |
现代用法 | 形容组织或权力过大,管理困难、效率低下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尾大不掉”最早出现在《左传》,是鲁国大夫季孙氏对齐国的一句评论。当时齐国国君齐景公势力强大,而大臣们却难以掌控,因此用“尾大不掉”来形容这种局面。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企业管理等领域,用来描述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的管理问题。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政治 | 国家机构臃肿,政策执行不力,被称为“尾大不掉” |
企业 | 公司层级过多,决策缓慢,员工抱怨“尾大不掉” |
教育 | 学校管理混乱,资源分配不合理,也被认为是“尾大不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机构臃肿、权责不清、指挥不灵 |
反义词 | 精简高效、指挥有力、管理有序 |
五、总结
“尾大不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的管理难题。它提醒人们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结构合理、权责分明,避免因“尾大”而“不掉”,影响整体效率和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