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定晨省是什么意思】“昏定晨省”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孝道文化,常用于形容子女对父母的日常关怀与尊敬。它包含了两个部分:“昏定”和“晨省”,分别指代早晚对父母的问候与照料。
一、
“昏定晨省”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意是指在黄昏时为父母安顿好休息,在清晨时向父母请安问候。后世将其引申为子女对父母的关心与孝顺,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贴与照顾。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孝道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家庭生活的一种规范。如今,“昏定晨省”更多地被用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尤其在家庭关系中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昏定晨省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含义 | 指早晚对父母的问候与照料,体现孝道 |
“昏定” | 黄昏时为父母安顿休息 |
“晨省” | 清晨时向父母请安问候 |
文化背景 | 儒家孝道思想的重要体现 |
现代意义 | 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 |
使用场景 | 家庭关系、传统文化教育、文学作品中 |
适用对象 | 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 |
类似成语 | 孝亲敬老、晨昏定省(近义词) |
三、结语
“昏定晨省”不仅是古代礼仪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这种对长辈的关怀与尊重依然值得我们传承与践行。通过日常的小事表达孝心,才能真正体现出“昏定晨省”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