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勤学原文及翻译】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不仅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还因其勤奋好学的精神被后人传颂。他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原文
>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释卷,至夜分不寝。父疾,尝药不废。年十五,已能属文。人或问曰:“何不学?”曰:“吾志在经术,非徒为文也。”遂力学,终成大器。
二、翻译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懂事,像一个成年人一样。他听到别人讲解《左氏春秋》这部书时,十分喜欢,回家后便向家人讲述其中的大意。从此以后,他手不释卷,直到深夜还不睡觉。父亲生病时,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不忘学习。十五岁时,他已经能够写出文章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学习别的东西呢?”他回答说:“我的志向在于研读经典,不只是为了写文章。”于是他更加努力学习,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人物 | 司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
出处 | 《宋史·司马光传》 |
核心思想 | 勤奋学习、志向坚定、注重经典研读 |
学习态度 | 手不释卷、夜以继日、专心致志 |
人生影响 | 终成大器,编纂《资治通鉴》 |
现实意义 | 鼓励后人树立远大志向,坚持终身学习 |
四、启示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对知识的热爱。他从小立志研读经典,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而是专注于学问本身,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求知的心,坚持不懈地学习,终将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