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解释】“封狼居胥”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功勋与荣耀的象征。以下是对“封狼居胥”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基本含义
“封狼居胥”原指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击败匈奴后,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举行祭天仪式,以示胜利和对天地的敬意。后来,“封狼居胥”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功业辉煌、战功卓著的典故,常用于形容军事将领取得重大胜利、建立不世之功。
二、历史背景
- 时间: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 人物:霍去病
- 事件:漠北之战
- 地点: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率军深入漠北,大败匈奴主力,迫使匈奴远遁,为汉朝边疆安全立下汗马功劳。战后,他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表示对上天的感恩和对胜利的庆祝。
三、文化意义
项目 | 内容 |
典故来源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象征意义 | 战功显赫、功成名就、建功立业 |
历史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墨客赞颂英雄的常用典故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团队取得巨大成功 |
四、相关诗句与引用
- “封狼居胥”常被用来表达对功业的追求,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人功业的向往,也暗含对当时南宋朝廷无能的讽刺。
五、总结
“封狼居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英勇、忠诚与不屈的意志。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卓越、建功立业。在今天,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和现实意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含义 | 表示战功显赫、功成名就 |
历史背景 | 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 |
文化意义 | 象征功业辉煌、英雄气概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取得重大成就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封狼居胥”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