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和发放现金股利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在企业日常的财务操作中,现金股利的收付是一项常见的经济业务。无论是作为投资者收到被投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还是作为公司自身发放现金股利,都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以下是对“收到和发放现金股利会计分录如何编制”的详细总结。
一、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作为股东,收到被投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时,应根据投资的性质(如长期股权投资或短期股权投资)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 项目 | 会计分录 | 说明 |
| 收到现金股利 |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 应收股利 | 如果是已确认应收股利,直接冲减应收股利;如果是新收到的股利,则计入投资收益 |
说明:
- 若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时,直接确认为投资收益。
- 若采用权益法核算,收到的现金股利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确认为投资收益。
二、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时,需经过董事会决议并公告后进行账务处理。
| 项目 | 会计分录 | 说明 |
|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 宣告发放时,确认应付股利,减少未分配利润 |
|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 |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 实际支付时,减少应付股利和银行存款余额 |
说明:
- 宣告发放时,不立即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会减少未分配利润。
- 实际支付时,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出。
三、注意事项
1. 股利的来源:现金股利来源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不能随意发放,需符合公司章程及相关法规。
2. 税务处理:企业在发放现金股利时,可能涉及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
3. 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股利发放需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并在年报中说明其依据和金额。
四、总结
现金股利的收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有助于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无论是收到还是发放现金股利,都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执行,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与透明度。
| 事项 | 会计分录要点 | 备注 |
| 收到股利 | 银行存款增加,投资收益或应收股利减少 | 根据投资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
| 发放股利 | 利润分配减少,应付股利增加;实际支付时银行存款减少 | 需经董事会批准并公告 |
通过以上表格和说明,可以清晰地了解现金股利在会计处理中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点,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