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候骑读音】“萧关逢候骑”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时所见的壮阔景象,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其中,“萧关逢候骑”一句中的“萧关”、“候骑”是关键词汇,了解它们的正确读音有助于准确理解诗句内容和背景。
一、总结
“萧关逢候骑”是一句具有历史与文学意义的诗句,其字面意思是“在萧关遇到了巡逻的骑兵”。其中“萧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宁夏固原一带;“候骑”指的是巡逻或侦察的骑兵。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二、读音对照表
|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注释说明 |
| 萧 | xiāo | 一声 | 本义为“小草”,引申为“萧瑟”之意,常用于地名或形容词 |
| 关 | guān | 一声 | 表示“关隘、关口”,多用于地名或军事要地 |
| 逢 | féng | 二声 | “遇到”的意思,表示偶然相遇 |
| 候 | hòu | 四声 | 表示“等待、守候”,也可指“官职” |
| 骑 | qí | 二声 | 本义为“一人一马”,后泛指骑兵、骑马的人 |
三、延伸说明
1. “萧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之一,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历史上曾是中原与西北边疆的交通要道。
2. “候骑”:指的是负责侦查、巡逻的骑兵,常见于边塞地区,承担着传递军情、保卫边境的职责。
3. “萧关逢候骑”:这一句不仅描述了诗人旅途中的偶遇,也暗示了边塞的紧张气氛与戍边将士的辛劳。
四、结语
“萧关逢候骑”作为《使至塞上》中的经典句子,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注与感慨。正确掌握其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