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的含义】“责无旁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责任时,没有推卸的余地,必须主动承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通常用来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责 | 责任、义务 |
| 无 | 没有 |
| 旁贷 | 推卸、逃避 |
组合起来,“责无旁贷”意指责任不能推卸,必须由自己来承担。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吾子之言,虽非正道,然其志则忠矣,责无旁贷。”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责任的坚定态度。
- 近义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重复)、义无反顾
- 反义词:推诿塞责、避重就轻、敷衍塞责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场合 | 作为项目经理,项目失败的责任他责无旁贷。 |
| 家庭关系 | 父亲对孩子教育的责任责无旁贷。 |
| 社会责任 | 作为一个公民,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责无旁贷。 |
| 危急时刻 | 面对灾难,救援人员责无旁贷地冲在最前线。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责任可以推脱”:实际上,“责无旁贷”强调的是不可推脱,而非可以推脱。
2. 混淆“责无旁贷”与“责有攸归”:“责有攸归”指的是责任归属明确,而“责无旁贷”更强调主动承担。
3. 口语中使用较少:由于该词较为书面化,在日常对话中使用频率较低。
五、总结
“责无旁贷”是一个表达强烈责任感的成语,适用于强调个人或集体在特定情境下必须承担的责任。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具备“责无旁贷”的精神,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