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知易行难”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种道理或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真正去实践、执行时却困难重重。这句话强调了“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差距,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注重实际行动。
一、
“知易行难”出自《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知道并不难,难的是去做。这句话在现代被广泛用于教育、工作、生活等多个领域,用来说明人们常常能够理解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技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很多人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坚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的人却不多;学生知道学习方法,但能长期坚持自律学习的并不多。这正是“知易行难”的体现。
“知易行难”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一种现实问题。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将所学转化为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
| 字面意思 | 知道不难,做起来难。 |
| 引申含义 | 理解一个道理容易,但将其付诸实践却困难。 |
| 适用场景 | 教育、工作、个人成长、社会行为等 |
| 常见例子 | - 知道锻炼身体的好处,但很难坚持锻炼。 - 知道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但现实中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 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缺乏自律和执行力。 |
| 核心观点 | 强调“知”与“行”的差异,倡导知行合一。 |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注重实践与行动力。 |
三、结语
“知易行难”不仅仅是一句古语,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提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有真正践行所知,才能实现自我提升与价值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