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思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一、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清冷的中秋夜晚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中庭”指的是庭院中央,“地白”形容月光洒满地面,如霜似雪;“树栖鸦”是说乌鸦停在树上;“冷露”指夜间的寒露,“无声湿桂花”则表现了露水悄然打湿桂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
整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典诗词中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解释 | 意境分析 |
| 中庭 | 庭院的中央 | 表示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全诗提供空间背景 |
| 地白 | 地面被月光照得发白 | 形容月光皎洁,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 树栖鸦 | 树上栖息的乌鸦 | 增添画面感,暗示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
| 冷露 | 寒冷的露水 | 点明季节(秋季)和天气的寒冷 |
| 无声 | 没有声音 | 强调环境的宁静,突出夜的深沉 |
| 湿桂花 | 露水打湿了桂花 | 表现自然的细腻变化,也象征情感的悄然流露 |
三、延伸理解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更通过“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细节,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让读者在静谧的月色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怀念。
因此,理解这句诗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以景写情”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通过自然景象所传递的情感内涵。
四、结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是一句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诗句,它不仅是对中秋夜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将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古典诗歌含蓄隽永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