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庄子钓于濮水原文是什么】一、总结
《庄子钓于濮水》是《庄子·秋水》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时,楚王派遣使者前来请他出仕为官,而庄子却以“吾将曳尾于涂中”表达自己不愿为官、追求自由的心志。这篇文章通过庄子与楚使的对话,展现了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也体现了庄子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本文将提供《庄子钓于濮水》的原文,并对其进行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聘,曰:“愿以境内累君。” |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聘请他,说:“希望用国内的事来烦劳您。” |
|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装着它,放在庙堂之上。这只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被尊贵地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里拖着尾巴呢?” |
|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 |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在泥里拖着尾巴。” |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将拖着尾巴在泥里生活。” |
三、内容解析
这段文字虽短,但寓意深刻。庄子用“神龟”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宁愿像一只普通的乌龟那样,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也不愿成为庙堂上的“死龟”,被供奉、被束缚。
这正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自然之道,而不是被外在的权力和名利所左右。
四、结语
《庄子钓于濮水》不仅是一段优美的寓言,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与选择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本心,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如果你对《庄子》的其他篇章感兴趣,也可以继续深入阅读,感受这位古代哲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与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