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的成语意思是什么】“捉襟见肘”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资源、能力或条件方面严重不足,显得非常窘迫和困难。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为衣服破旧、衣不蔽体,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肘子,从而表现出一种狼狈不堪的状态。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捉襟见肘 |
| 拼音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 出处 | 《左传·宣公二年》:“其妻曰:‘子有爱妾,君之宠也;妾则无爱。’于是子公怒,使仆人捉其衣襟,见其肘。” |
| 释义 | 形容处境困难,力量不足,穷于应付。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经济、人力、物资等方面的紧张状况。 |
| 近义词 | 左支右绌、力不从心、捉襟露肘 |
| 反义词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经济困难 | 公司资金紧张,捉襟见肘,连员工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 |
| 人力不足 | 项目组人手不够,大家捉襟见肘,加班加点才勉强完成任务。 |
| 资源匮乏 | 小镇医疗资源匮乏,医生捉襟见肘,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 |
三、常见误用提醒
1. 误用对象:不要将“捉襟见肘”用于形容身体上的“衣着不整”,而是强调“资源或能力不足”的状态。
2. 语气色彩:该成语带有贬义或中性色彩,多用于描述困境,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四、总结
“捉襟见肘”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因资源不足、能力有限而导致的窘迫状态。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能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准确性。了解其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