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寻找这句名言的“上一句”,我们需要回到原文上下文去理解其完整的含义。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这句话之前的
子曰:“君子不器,不成器也;君子群而不党。”
这里的“君子不器”意味着真正的君子不应局限于某种固定的职能或身份,而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紧接着,“群而不党”则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在社交关系中的态度,即团结大众却不偏袒私利。
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特质的描述。他希望每个人都能超越个人利益的束缚,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正直与理性。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论语》中的这一段落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既要有集体意识又不能丧失原则立场,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