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煮豆燃萁”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或内部争斗。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历史背景。
一、
“煮豆燃萁”这一成语最早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学》中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曹操之子曹植与曹丕之间的兄弟之争。曹植才华横溢,但因性格放纵,未能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而曹丕则更为稳重,最终继承了王位。在一次宴会上,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处死他。曹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仅用七步便写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哀痛与无奈。此诗中的“煮豆燃萁”便是比喻兄弟相残。
因此,“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和曹丕,他们分别是东汉末年曹操的两个儿子,后来成为魏国的君主与藩王。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煮豆燃萁 |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 主人公 | 曹植、曹丕 |
| 故事背景 |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与曹植争夺继承权 |
| 典故内容 | 曹丕命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处死;曹植写下《七步诗》,表达兄弟相残之意 |
| 成语含义 | 比喻兄弟或同僚之间互相残杀或内部斗争 |
| 历史地位 | 体现古代宫廷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
三、结语
“煮豆燃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揭示了权力斗争中亲情的脆弱,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政治压力时的智慧与无奈。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与伦理观念。


